
綠色貴陽
美麗筑城



專業創造品牌 誠信開拓市場 服務贏得信任

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感受大自然的靈動

為您營造四季如春的宜居環境

做貴陽市專業、規范、值得信賴的花卉公司
?
?一、認識蘭花發苗規律是提高蘭花發苗率的理論基礎
?眾所周知,新蘭株是從假磷莖上發出來的,因此要弄清蘭苗的發芽規律,首先得搞清假磷莖是怎么回事,蘭花的假磷莖上蘭花的變態莖,多呈橢圓形,具有儲存養料的功能,是長葉,生根,開花,發芽的載體。它通常由上位芽10至16個縮短的節組成,每個節上都有芽點,頂部的幾節生長葉片,起光合和蒸騰作用,中上部幾節的芽點被腳殼(葉鞘)包住,稱上位芽,大都發育成花芽,也有少數發育成葉芽的,中下部6個左右的節位上的芽點大都被膜質化磷片包住,稱為下位芽,大都轉化為苗,最下部的幾節生根,用來吸收養分,并起支撐固定作用,有時也有發芽的現象(蕙蘭較多)。因此,每株成苗從理論上講可生六個左右的蘭苗,但一般情況只發一苗,也有發雙龍,少數發3苗,其余的芽點多呈休眠狀態。明白了蘭花的發苗規律,我們養蘭人的任務就是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充分發揮主現能動性,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讓休眠芽沉睡,想辦法喚醒它,以達到多發芽的目的。
?二、適度分株是提高蘭芽發芽率的主要措施
?從理論上講,蘭株的營養是靠鏈式輸送的,新的生長中心形成后,吸收了鄰近蘭株制造的營養物質,這就是我們經常很說的頂端優勢,從而抑制了其他休眠芽的萌發,據此我們可以采取截斷營養鏈的方法,誘導蘭株發苗,即通常說的“分株”,以促使休眠的芽萌發而達到多發苗的目的,從實踐上看,也是完全必要的。
?首先,盆里的蘭株多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營養供應不上,勢必少發苗,發小苗。
?其次,盆里的蘭叢大了,蘭株多了,蘭根在盆中盤根錯節,結成一團下部所發芽擠不出,甚至鉆進根部憋死,造成夭折,即使發芽出來,新芽的根也無立錐之地,芽也長得很弱。
?再次,老苗新苗數代同堂,老蘭株不僅長芽,還要消耗營養,要兒孫贍養,影響新草發芽。
第四,古代養蘭有“極弱則合,極壯則分”的說法,分就是分株,過壯過大過密的蘭叢,其發芽率往往極低,白白浪費了資源。
?三、發草另植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重要方法
?一般說來,老草制造營養默默無聞地輸送給下一代,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但也有一些無根或根系很差的老草本身所需的營養是靠新株為其提供的,這樣的老株勢必影響新株的成長和發芽,因此要科學的,合理的分株。這里所說的“科學、合理”,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老草另植。
?前人在談到分株時總是要說“從馬路分開”務必“三代同堂”,一分為二的說法有它的道理,一是傷口小,有利于蘭株的恢復,二是成活率高,能保證前草茁壯成長并開花,三是能發大草,壯草,但也有弊端主要是老草和新草連在一起,數代同堂,老草難以再發新芽,只好頤養天年等著養老送終。
?最好的方法是,視蘭叢情況,在分株時將龍頭分別切下2至3株,以利發壯芽長大草,而老草則以2至3株分盆另植,這樣做可使幾年不發芽的老草紅杏出墻,煥發青春,再生貴子。
?四、扭傷球莖連接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傳統經驗(只適用春蘭)
?扭傷球莖連接處,是我國蘭界先輩積累下來的傳統經驗在理論上是正確的,實踐上也是成功的。
?從理論上說,球莖連接處被扭傷了也就是蘭株間的營養輸送受到了影響,老草制造的營養向前輸送遇到了困難,從而激發了休眠芽,產生了新株。
?具體做法是每年3至4月,取出蘭草,用兩手分別提住假磷莖的中上部(勿扭傷芽點)分別向相反方向扭90°至180°,注意不可完全扭斷連接莖,要使其呈半分離狀態,扭傷處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以防細菌感染,再將蘭株植入盆中,不用多久,處于半分離處的球莖就可各自發出新芽,有的球莖還可發雙龍。
?五、單株繁殖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必要手段
?古人云:“蘭喜簇聚而畏離母,因而不提供單植,均認為3至5株一叢為好,古人的話是有道理的,因此單株繁殖所發的草小,難以生長,但眼下蘭花價格高,加上珍稀品種供不應求,于是就有了單株繁殖的新嘗試。
?單株繁殖宜在4至5月間進行,方法有二,一是翻盆,二是在盆內將其剪斷。
?六、利用激素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科學措施
?所謂激素即是能使細胞分裂,激活休眠芽的植物調節劑,它的使用能使新草老草均能多發新芽,當新芽生長還未成熟時,又可陸續發出新芽,這樣一年發2至3代芽是完全可能的事,科學終于使夢想成為現實,由此可見:
?1、使用激素能使蘭芽怒發,一年發2至3代苗是完全可能的。
?2、在自然環境下激素芽并不能完全成活生長。(當然在高溫的環境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3、利用激素催出來的新草由于刺激太過,元氣早衰引種后在自然環境下第二年不能正常發芽。
?鑒于利用激素來催芽的利和弊,我覺得激素催芽只能用于以繁殖為目的的珍稀品種,一般品種不應使用。
?七、摘除花蕾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重要手段
?我們知道,花蕾太多產生在父代草上,由上位芽產生?;ɡ僖皇钱a生便消耗營養,由于蘭株制造的養分向花蕾輸送,該蘭株的其它芽點便受到抑制而不能萌發,直到花期結束后并休養一段時間后芽點才逐漸萌發,開花由于營養消耗太多,發芽受到嚴重影響真可謂是發芽遲、發芽小、發芽少。
?由此可見,開花也有一定度,一般以1至2株為好,其余應全部摘除,摘除時間應在12月為好。
?八、焐老頭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積極方法
?所謂老頭就是有根無葉,有葉無根或無根無葉的老球莖,這些球莖大多在翻盆時被翻下,原是應該扔掉的東西。
?但較名貴的蘭花老頭不妨利用一下,使老草頭上尚有的休眠芽再度萌發,以培育出新蘭株,其不失是一種方法,具體做法:
?1.春末初夏,白天溫度在15℃以上時進行。
?2.修剪老節頭,修去不健康的節頭后,以2至3個為一叢,修去爛株枯葉,注意不要傷及芽點。
?3.浸泡消毒,將老節頭放在1000倍甲基托布津浸泡10分鐘取出晾干。
?4.將稀釋過的催芽劑滴在球莖上,晾干待用。
?5.將消毒過的水苔浸泡促根生濟液,包裹老節頭。
?6.放入盆中,四周填上植料,并將球莖埋入1至2厘米處。
?7.正常澆水,不可大干大濕,不用10天,20 天后可見新芽萌動。
?8.新芽放葉后,可放于通風透光處,并逐漸接受光照,不要根系施肥,可葉面施肥,以稀薄、淡為好。
?9. 第二年取蘭株,剔除枯爛老球莖,可象其他蘭株一樣正常管理。
?九、適當延長生長期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正確途徑
?蘭花一年中,春季、秋季是兩個生長高峰,同時也有兩次休眠期,當盛夏溫度高于30℃便停止生長,當冬季溫度低于10℃也停止生長。
?據此我們可以加強改善環境,從而適當過長生長期,具體做法是:
?一是從立春開始,將蘭室溫度提高到15℃以上。
?二是盛夏將溫度降至25℃以下。
?三是秋、冬溫度提高到15℃以上,時間20天左右。
?用這種方法只要用得適當,二年多發一苗完全有可能的,特別是注意的是,一定要冬眠,一定要讓蘭花有個休眠過程,否則蘭株營養積累會受到影響,抗病能力會下降。
?十、加強管理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關鍵措施
?1.適度深栽。
?2.掌握分株時間。
?3.消毒不馬虎。
?4.植料是關鍵。
?5.施肥較重要。
??6.澆水不大意。
?7.通風注意光照。
?8.要防病治蟲。